查看原文
其他

在未有拼音的时代,广东人是怎样标记汉字读音的?

劳震宇 羊城网 2024-01-12

▲点击收看视频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无论是普通话汉语拼音,还是粤语拼音,都是源自欧洲的拉丁字母。


不过,拉丁字母是在明朝末期,才由外国传教士引进到中国的。所以就有网友问我,在引入拉丁字母之前,古代中国人又是用什么方法为汉字注音的呢?


▲图源网络


在两千年前,直音法是唯一的注音方法。简单来说,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同音字去标记另一个字的读音例如在东汉的文字工具书《说文解字》里面就写到:“宋,读若送”;“材,才声”。是不是很简单粗暴呢?


直音法的缺点十分明显,第一是需要预先知道大量汉字的读法,比如现在的粤语,带调的音节就大约有1700个,而不带调的音节大约就有680个。如果用完全同音的字相互标注读音,你就要先认识1700个汉字,即便用同音不同调的汉字相互标注读音,也至少要掌握680个字。


▲《说文解字》相关资料


第二,如果同音字生僻难懂,就算标注了,普通人也很难识别读音。例如秃头的“秃”用这个“涋”字来标注,每天的“每”字用这个“浼”来标注,恐怕能够看得明白的人就不多了。


如果某个字没有同音字,就更麻烦了,例如粤语中的“活”、“屋”、“踢”等字,便无法注音。



第三,是容易发生循环指向的问题,即是有可能会出现“A字读B字音,B字读C字音,而C字又读A字音”的现象。



为了补救直音法的不足,在东汉末年,就出现了反切法,反切法是中国第一个有系统、科学化的拼音方法,也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和流传最久的注音方法。


反切是取两个常用字:第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用来注声母,第二个字叫“反切下字”,用来注韵母和声调。


例如在宋朝的官修韵书《广韵》里面,“碎屑”的“屑”字标注为“先结切”,以现代粤语的读音为例来解释,就是用“先”(sin1)字的声母“s”、“结”(git3)字的韵母“it”和声调“第3声阴去”组合成“屑”(sit3)字的读音。



反切的产生,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反切法虽然改善了直音法的一些缺陷,但在本质上,仍然是用汉字为汉字注音,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反切是间接拼音,要有一个丢弃音节中多余部分的步骤,比较麻烦;


其次,反切的用字有多种组合选择,难以固定,不便记忆。比如《广韵》里面用作反切的上字就有452个,下字有1195个,表示声母"b"的上字,就有“薄”、“房”、“符”等23个,表示韵母"ai"的下字,也有“盖”、“太”、“带”等6个……



第三,随着时代变迁,汉字的读音会发生变化,后人如果按照时下的读音,就很有可能无法读出被切字的正确读音。而且还会存在方言问题,如果以各地方言反切,切出来的音很可能不同。


这些缺点归根到底,是因为反切法未能采用音素化的符号所导致的。


所谓“音素”,是指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例如“普通话”的汉语拼音由“pu tong hua”这3个音节构成,可以拆解成“p, u, t, o, ng, h, u, a”这7个音素。



所以,为了消除反切法的弊病,在1918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就公布了一个半音素化的“注音字母方案”,正式改用符号来代替汉字进行注音。


注音字母,是以清末民初学者章太炎发明的一套记音字母作为基础,再改造部分汉字得出。在1930年正式定名为“注音符号”,现行版本总共有37个符号,包括21个声母,3个介音,13个韵母,每个符号都有准确的读音。


只需要记住这些符号的发音,就能拼读出绝大部分汉字的读音。至此,反切法被淘汰,结束了它1800年的历史使命。


▲图源网络


无论是反切法还是注音符号,主要都是为了方便中国人认识汉字读音使用,但对于外国人学习汉语来讲,肯定是用拉丁字母更为方便。


在明朝末期的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他写的《西字奇迹》中,就最早尝试用拉丁字母来给标注汉字。


▲《西字奇迹》


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完善了利玛窦的拼音方案,编写了第一部汉语拼音专著——《西儒耳目资》。他们的方案被后世称为“利、金方案”。但很可惜的是,在之后的两百多年间,由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就未能广为传播。


▲图源网络


到了晚清时期,中西往来逐渐频繁,西学东渐之风再起。在1867年,有一套用26个拉丁字母拼写汉语读音的新系统问世,这就是威妥玛拼音。


威妥玛拼音,是由英国驻华外交官威妥玛所设计,亦称韦氏拼音。韦氏拼音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音符的数量,力求各个音符的一致性,而且近似英语的发音。


韦氏拼音出现后立即风行世界,被广泛地运用于邮政电报、中文人名及地名的译音等等,并对世界汉语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早期已广泛使用,并成为英语外来语的汉语词汇,都是以韦氏拼音的方式出现。



1906年,在上海举行的“帝国邮电联席会议”,通过了一种以韦氏拼音为基础、依照地区方言及古代发音修改而成的拼音系统,称为“邮政式拼音”,专门用来拼写中国地名。


现在不少历史悠久的品牌和机构,仍然保留“邮政式拼音”名称,例如青岛啤酒、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等。



而广州人熟悉的爱群大酒店,亦一直使用粤语邮政式拼音(Oi  Kwan  Hotel)作为英文名。


▲图源网络


韦氏拼音和邮政式拼音都是为外国人服务的,他们读起来虽然方便,但也只是接近汉语发音。既没有统一的语音标准,对应汉字读音的准确性也不高,比如“j”和“zh”两个声母都写成“ch”。


而中国人发明的注音符号,因为用的不是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所以不便于和外国人交流,而且在音素化方面也未够精密。


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在1958年推出了汉语拼音方案,在前人的多种方案上取长补短,特点是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更为科学合理,方便学习推广。


▲图源网络


在汉语拼音方案出现后,注音符号和韦氏拼音在中国大陆地区就被停止推广使用。但注音符号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上仍保留有标注。


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网友问,粤语拼音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的?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如果大家感兴趣,希望我再讲讲的话,不妨在评论中告诉我!


各位自己友,

你在生活中有见过上述的注音方法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在未有拼音的时代,广东人是怎样标记汉字读音的?

劳震宇 羊城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